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水位暴漲發布紅色警戒,十一日上午下游溪水暴漲,便橋遭沖毀、路面淹沒;溪水泥流也灌入萬榮鄉明利部落,情況與先前光復鄉災區相似,甚至有車輛被急流沖走。所幸現場居民住戶都已事先撤離,未造成人員失蹤或死傷。
縣府召開颱風鳳凰第二次整備會議,並與總統賴清德及中央部會視訊會議。縣長徐榛蔚建請中央因應馬太鞍溪再次發生泥流漫出社區、公路,災後立即疏濬、搶通鐵公路。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行政院會十三日將通過特別預算案;賴清德承諾,中央一定會協助花蓮縣府因應災變。
花蓮地區降雨超過二百毫米,加上馬太鞍溪流量偏大及河道嚴重淤積,造成溪水暴漲再度淹入社區;且該區域未設置提防,洪水一來突破形成破口。明利村長指出,該處原為疏濬車輛通道,已多次向主管單位反映需補強防護,會勘了但相關單位還是不做,根本是人禍。
水利署長林元鵬坦言,當初評估地勢較高,不需固置堤防;未料淤積改變地形,也承認有疏失,「這確實是我們沒有掌握到的實際狀況」。水利署目前出動二十至三十部大型機具,利用鋼板、頂塊鋪設基礎,讓怪手能進入河道封堵。
馬太鞍溪水已漫流至明利村、台九線等處。林保署監測,堰塞湖溢流口持續緩慢沖刷下切,若壩體因沖刷造成一次性潰決,估計剩餘水量流出後,下游河道水位平均將抬升約三十五公分。
由於馬太鞍溪洪災區維持紅色警戒,縣府通知鄉親撤離,擅自進入警戒區者將依《災防法》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