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正討論 蘇俊賓籲正視大量詐騙廣告 修法強化平台業者責任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正討論,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籲正視大量詐騙廣告,修法強化平台業者責任。(蘇俊賓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行政院院會十三日針對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進行討論,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會中指出,詐騙防制除了在集中在金流與末端防堵,「源頭平台的管理」應該是其中的重點,讓詐騙阻絕於一開始。

蘇俊賓表示,詐騙集團透過主流平台(臉書Meta、Line)作為渠道一直是主要的詐騙模式,桃園多次在行政院會呼籲應該積極正視,數發部這幾個月陸續也積極溝通、今年也針對 Meta公司開罰一千八百五十萬元。 Meta公司也宣布在台灣主動移除四百三十萬則詐騙網頁。

然而,以實際上的詐騙案件來看,趨勢並沒有明顯下降,桃園去年僅Meta臉書的詐騙通報就超過一萬件,LINE 更高出兩成,兩大平台合計已占全體詐騙來源九成五以上,這幾個月,詐騙數據卻僅下降百分之三-五,一般普遍的觀點,平台上氾濫的詐騙廣告並沒有太大的收斂。

關鍵在於,移除的四百三十萬則詐騙網頁,到底佔實際數量的多少百分之多少?蘇俊賓引用路透社報導指出,Meta近一成收入,約五千億台幣來自詐騙廣告收益,全球每日有一百五十億則詐騙內容流竄,若以此數據,以用戶數換算,台灣將近每日有一點五億則詐騙廣告,在這個基礎下,Meta公司主動移除四百三十萬則詐騙網頁,在實際上詐騙網頁總量的比例實在微乎其微,而平台業者提供的廣告服務包考量用戶習慣的演算法精準行銷、反成了助長詐騙集團最好的工具。

蘇俊賓呼籲正視平台阻詐的責任,除了積極與平台業者溝通合作,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三十一條,三十二條,四十條針對平台業者的規範,應該針對這個現象明確規範,建立應該系統主動下架的規則。

蘇俊賓建議,若能讓源頭詐騙廣告量從「每日一點五億則」大幅削減,就能減輕末端金融機構與警方面對的龐大壓力,讓阻詐不再疲於奔命。他呼籲中央修法,「在源頭給平台更多壓力」,才能真正扭轉詐騙量能持續膨脹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