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淪詐騙新梗 婦人損300萬

 

政府普發現金美意淪詐騙新梗,一名六十歲婦人遭假檢警騙走逾三百萬元,刑事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刑事局十五日發布警訊,指出詐騙集團利用普發現金政策作為新話術,自十一月初起已接獲逾十起諮詢案。詐團謊稱民眾身分遭冒用登記,藉此騙取個資與金錢,其中一名約六十歲婦人因此遭詐,財物損失逾新台幣三百萬元。提醒民眾在政府開放領取現金前,應提高警覺,防範詐騙。

政府普發一萬元政策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等多種方式,ATM與郵局領現分別預計於十一月十七日及二十七日開放。然而,詐騙集團已利用此政策設下陷阱。刑事局指出,一名約六十歲的林姓婦人日前接獲自稱郵局人員來電,聲稱其身分遭人冒用登記領取普發現金,隨後電話被轉接至自稱警政署警員及隊長。

對方接著以通訊軟體LINE聯繫林婦,傳送偽造的傳票及搜索票,謊稱林婦可能涉及洗錢案,若家中被搜出現金將被視為非法款項。詐騙集團以此為由,誘騙林婦將家中約新台幣三百多萬現金交付監管,導致其蒙受重大財物損失。警方分析,此為詐騙集團假冒檢警並結合時事議題的典型手法。

刑事局提醒,詐騙集團近期持續假冒政府及金融機構,透過簡訊、電話或網頁連結騙取民眾個資與金錢。民眾應牢記「普發一萬」防詐四不口訣:「不點擊」可疑連結、「不填寫」個資帳號、「不匯款」任何費用、「不轉傳」陌生訊息。

刑事局強調,普發現金的唯一官方網站為「https://10000.gov.tw」,政府絕不會主動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民眾登錄領錢,更不會以電話要求操作ATM或網路銀行。民眾若有任何疑問,應至財政部官網查詢或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並多向家中長輩宣導相關防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