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長:撥補勞保法制化 囿於財政紀律法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朝野立委提案,增列政府撥補為勞工保險基金來源。勞動部長洪申翰十七日回應,同意撥補法制化,但因財政紀律法有明定,沒辦法把固定金額入法,他強調,近兩年都朝向超過一千億元在撥補,未來希望高於這個金額持續撥補。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詢問道,是否支持政府撥補。洪申翰回答,撥補是政府現在持續在做的,「撥補法制化是同意的」。王育敏追問,是否反對明定撥補金額,洪申翰說,最主要是財政紀律法有明定,沒辦法把固定金額入法。

洪申翰指出,政府去年撥補勞保一千三百億元,今年公務預算撥補一千兩百億元,還有特別預算的一百億元,都朝向超過一千億元在撥補,會視財政狀況極力爭取,「未來不要低於這金額,甚至希望高於這個金額」。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質詢,目前有超過八成五的勞工沒有自行提撥百分之六。洪申翰坦言,高所得的勞工自提比例高很多,新制勞退投資效益都超過百分之六、七;但對於較低薪的勞工就會有比較多考慮,如生活負擔等。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質疑,勞動部十四日公布去年國際勞動統計,台灣每年總工時兩千零三十個小時,攀升到世界第五名。洪申翰直言,台灣的工時的確有改善空間,但並不是世界第五,因為那份統計並不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去年總工時數字有提高,很重要原因是電子零組件,這跟國際景氣有關,因為出口需求、經濟狀況好,所以工時才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