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快篩揪毒駕首日 全台抓18人

毒品唾液快篩上路首日,全國取締十八件毒駕個案,開罰一百一十萬元。(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內政部警政署全面推動「毒品唾液快篩」取締毒駕新制於二十日正式上路。刑事警察局二十二日發布新聞資料指出,全國警方在執法首日二十四小時內,共計取締十八件毒駕案件,開出罰單總金額達新台幣一百一十萬元。違規駕駛除當場遭移置保管車輛及吊扣駕照外,若民眾拒絕接受檢測,將面臨新台幣十八萬元重罰,警方呼籲駕駛人配合,切勿以身試法。

為有效防制毒駕危害交通安全,警政署日前律定實施毒品唾液快篩檢測及拒測處置程序,於十九日公告施行相關條文,並於二十日通令全國警察機關同步展開執法。根據刑事局統計數據顯示,新制上路首日全國查獲的十八件毒駕案中,分布範圍涵蓋六都及新竹市、雲林縣、嘉義市等縣市。從區域分析,以北部都會區查獲數量最多,其中台北市五件、新北市四件,其餘直轄市及縣市也有斬獲。

針對查獲的駕駛吸食毒品種類分析,以安非他命九件佔最大宗,其次為愷他命二件,海洛因、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成分)及卡西酮各一件;此外,警方也查獲四件複合型吸食案例,即駕駛人體內同時檢出兩種以上毒品反應。所有違法駕駛人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置外,警方後續將依法採集尿液送驗,深入追查是否涉及《刑法》公共危險罪,並移送法辦。

刑事局表示,此次執法採用的毒品唾液快篩試劑具備高精確性與時效性,檢測過程僅需三至六分鐘即可判讀,讓毒駕行為無所遁形,第一線執勤員警對於此新式執法工具的成效普遍感到滿意。相關檢測取得的數據,未來也將成為警方勤務部署及分析國內毒品盛行種類的重要參考依據。

警政署強調,毒駕行為嚴重威脅用路人生命安全,執法首日成果顯示警方打擊毒駕決心。未來將持續蒐集檢測結果及基層員警回饋意見,滾動修正並精進執法策略,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