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二十五日啟動「孩子的守護星-補網行動」,以具體行動回應全球對數位暴力的關注。計畫以「補強校外風險缺口」為核心,將在一一五年起公私協力,針對補教業者及家長推動二十場工作坊、並首度推出北市版兒少數位安全分齡教材,在孩子放學後的生活場域中建立更密實的守護網。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市府持續推動性別暴力防治、家庭支持及兒少保護工作,計畫以「校外場域」為強化重點。強調,「孩子使用網路的速度超乎大人想像,政府也必須跟上腳步。也呼籲補教業、民間組織與家庭共同參與,讓每一位成人都能成為孩子的「守護星」。
社會局指出,近年兒少遭遇 性影像散布、裸照勒索、網路誘騙 等數位性暴力案件大幅增加,且年齡層持續下降。除了家庭與學校,補習班、安親班等非正規教育場域更是孩子在放學後、寒暑假長時間停留的場所,若照顧者缺乏警覺與通報意識,極易成為案件延遲發現的破口。為補強這一環節,北市府攜手兒少家長六大力量,共同推動「孩子的守護星-補網行動」,建立更緊密的多點守護網絡。
社會局也宣布,將與防暴聯盟及多領域專家合作,針對三至八歲幼童與九至十二歲兒童分齡開發兩套 「兒少數位安全教材」,預計於一一五年度完成後公開上架社會局官網,提供所有家長、教師與補教人員免費下載使用。此外,教材亦將融入「性騷場所防治」觀念,強調場所負責人需積極建置安全規範、管理流程與預防措施,降低兒少遭遇不當風險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