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二十六日表示,連續兩年推動「國際友善氛圍營造輔導團專業服務」計畫,為國際人士設置雙語服務窗口、充實官網雙語資訊並提供即時社群客服及辦理國際交流講堂與參訪活動,促進在地民眾與國際人士互動交流。
同時協助在地店家進行雙語化與影音宣傳,打造更完善的國際友善服務環境,讓國際人士在花蓮「看得懂、問得到、交得到朋友」,也幫助本地居民擴展國際視野、開拓交流合作與商機。
花蓮縣政府指出,為便利國際人士查詢花蓮資訊與掌握最新動態,國際事務暨新聞中心網站每週更新至少五則中英文政策與活動訊息,並系統整理三十處花蓮特色景點。
內容涵蓋有機農業與休閒農業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日式建築與文化、原住民體驗、客家聚落、低碳旅遊、文化場館等面向,並搭配景點照片與中英文簡介,讓國際旅客在上網查詢時,就能先「線上旅遊」認識花蓮。
此外,也將花蓮的地理位置、氣候、自然景觀、人口族群、產業發展、社會與文化特色、環境與永續發展、青年與創新發展、交通等資訊,轉化為淺顯易懂的中英圖文專頁,讓國際人士能快速掌握花蓮的基本資訊與特色。
縣府強調,為讓國際友善落實於日常消費情境,縣府推動「店家雙語化」輔導服務,依據店家需求,協助店家優化雙語環境建置,包括店家簡介、服務手冊、社群廣告、菜單、遊程介紹、網站及環境指示牌等製作。
在專業團隊一對一協助下,店家可獲得完整的雙語服務工具,不僅有助於國際旅客在點餐、購物及參與體驗時更便利,也協助業者梳理品牌故事與產品特色,強化連結國際客群與拓展商機。
縣政府表示,未來將迎接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學生與專業人士,並配合即將到來的國際賽會與活動,持續擴充多語資訊內容與交流平台,營造國際友善環境,讓花蓮成為一座國際人士願意來、樂於停留、也會想再回訪、甚至搬來定居的宜居/移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