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DAKA啟用鸚鵡螺圖書館 花蓮打造永續教育新基地

位於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一樓的「鸚鵡螺圖書館」,為花蓮的永續教育版圖再添新亮點。(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位於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一樓的新公共空間「鸚鵡螺圖書館」,為花蓮的永續教育版圖再添新亮點,進一步呼應SDGs永續城市(SDG11)與責任消費(SDG12)等目標,展現台泥DAKA從水泥廠、電廠到和平生態工業港的全面永續轉型,開創工業場域的嶄新模式。

花蓮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循環經濟,並以促參案方式與台泥企業團共同打造「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是結合民間與地方資源的多元學習場域,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已成為花蓮推動資源再利用與廢棄物處理宣導的重要據點。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以「保護天然、珍惜資源」為施政核心,持續在源頭減量、廢棄物管理與環境教育投入心力。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展示廢棄物如何透過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將垃圾轉化為水泥製程所需的替代資源。

徐榛蔚指出,將原有生活垃圾完成減量化、無害化與能源化,這項技術已處理逾九點四萬噸生活垃圾,並有效減碳,是花蓮循環經濟與城市淨化器的重要示範場域,也與 SDG7 潔淨能源、SDG13 氣候行動的目標相符。

蓮縣政府表示,全新的「鸚鵡螺圖書館」位於再生資源利用中心一樓,以自然螺旋為建築語彙,象徵生命循環與知識延展,館內以「文明之旅」為策展核心。

縣政府指出,隨著「鸚鵡螺圖書館」的加入,台泥DAKA園區已形成完整的環境教育動線,提供民眾從產業現場、歷史文明到生態探索的跨域學習體驗,循著這份對工業轉型的體認,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將理念化為具體實踐,是城市淨化器。

另外,民眾也可以登上位於再生資源利用中心頂樓的「百蕨園」,一睹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悉心打造的綠色秘境,這裡匯集了近百種涵蓋全球瀕危蕨類,希望喚起大眾關注生物多樣性保種的重要性。

此外,台泥DAKA園區更由雲朗觀光外燴團隊設計的花蓮在地風味套餐,選用花蓮時令在地野菜、吉安米、七星柴魚或在地雞肉等,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產業鏈,讓花蓮成為全台重要的永續學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