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所研討銀髮友善餐食 推動Eatender跨入多元精細化時代

食品所團隊發表包括「銀髮友善食品 Eatender 專區及貨架指引」在內的研究成果,讓消費者能「看得見、被吸引、找得到、買得到」銀髮友善食品。(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食品所廿七日舉辦銀髮友善餐食研討會,聚焦銀髮友善餐食新趨勢,從政策布局、產品研發、質地調整到通路銷售策略,系統性盤點 Eatender 的現在與未來。期盼藉由本次交流,與產業攜手為下一個「銀領十年」奠定更堅實的專業基礎與合作模式。

農業部農業科技司李紅曦司長表示,歷經十年耕耘,銀髮友善食品已從早期以沖泡飲品、粥品為主,逐步拓展至完整餐食、主菜與配菜等多元產品型態,讓長者的日常飲食選擇更為豐富,也更貼近真實生活情境。

李紅曦說,未來農業部將持續支持食品所辦理主題式研發,包含食材質地調整、高營養密度配方設計及需求導向的銀髮餐食共創導引等技術,進一步擴大在地農產食材的應用廣度。同時,將結合輔導工作坊、媒合會與試餐活動,與業者攜手打造新商業模式與產品價值,讓Eatender銀髮友善食品在產業端與消費端都能持續深化與擴散。

食品所所長廖啟成表示,此次研討會正是回應未來高齡社會中,長者飲食將朝向更「多元、精細與客製化」的發展需求。食品所將持續整合研發與輔導量能,包含質地與營養相關技術開發、市場洞察與消費行為調查,以及行銷推廣等面向,並串聯上中下游關鍵資源,強化臺灣銀髮友善餐食的整體支援體系。其中,液態食品質地分級規格的建立與導入,以及膳食纖維食材質地調整技術,將是下一階段推動的重要工作重心。

此次研討會,食品所團隊並同步發表包括「銀髮友善食品 Eatender 專區及貨架指引」在內的研究成果,協助產業在實際購物情境中,讓消費者能「看得見、被吸引、找得到、買得到」銀髮友善食品。最後,以「Eatender 現在與未來」為主軸,由研究人員就臺灣銀髮友善食品市場發展、產業生態推動及產業發展 NEXT 等面向進行分享,從更宏觀與前瞻的視角思考未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