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暌違20年重現鹿寮南溪

石虎暌違20年重現鹿寮南溪,大肚台地綠網保育軸帶生態復育見成效。(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陳金龍、林坤瑋/綜合報導

睽違二十年,林保署台中分署設置於鹿寮南溪的自動相機八月再度捕捉到石虎身影;宜蘭分署二十七日則邀集五個單位、五十人次進行綠廊串聯棲地營造。

台中市沙鹿區鹿寮南溪座落於國土綠網中大肚台地淺山保育軸帶,關注物種有石虎、穿山甲、環頸雉等保育類動物,是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推動的保育區域。

台中分署指出,八月間設置於鹿寮南溪的自動相機拍攝到一隻健康石虎的身影,不僅是當地二十年來首度記錄,也成為國土生態綠網串連淺山物種棲地的重要里程碑。此外,也同步記錄到白鼻心、赤腹松鼠與環頸雉等野生動物活動,顯示當地棲地環境已恢復,生態系功能逐步健全,展現出復育工作的成效。

石虎暌違20年重現鹿寮南溪,大肚台地綠網保育軸帶生態復育見成效。(記者徐義雄翻攝)

另外,為推動「國土生態綠網」,強化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生態功能,宜蘭分署舉辦「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綠廊串聯—崙埤生態棲地營造示範操作」活動。

根據宜蘭分署近期調查,淺山、平原溪流及水圳綠帶等區域為麝香貓、食蟹蒙及白鼻心等動物的重要通行路徑,牠們沿著河川、水圳及綠帶自淺山區一路移動至海岸保安林,形成「森—川—里—海」的連續生態體系,充分展現棲地串聯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