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殯葬簡約 民政局長考察印象深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民政局近來走訪鄰近各國考察殯葬業務,局長顏振標表示,韓國自然葬部分只有四十年使用年限,但有提供在公共紀念碑留名服務,土地部分屆期後即會重複使用,簡約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前往韓國首爾實地走訪昇華院和地方陵園觀摩的顏振標指出,韓國在習俗上三至七日內即要完成火化或入葬,所以告別式均於家中或醫院完成,陵園及昇華院僅提供火化服務;韓國興建陵園時也與當地民眾難以協調,自二○○一年起就與民眾爭訟,直至二○一二年才完成興建,耗時十多年。
 顏振標說,陵園或昇華院都採網路登記制,不論權貴一律平等,而且簡約模式。而昇華院所轄管的墓園、納骨塔及自然葬區模式大致與我們相似,但均有使用時間限制,每年還收取相關維護費用,再者其公立納骨塔非一般民眾可用,安置於內者均是為國有貢獻之人,但也只能使用三十年,使用塔位也有一定順序不能自行選位。
 顏振標說,首爾市與我們一樣面臨土地資源有限問題,因此一九九八年即不再受理土葬,自然葬部分也只有四十年使用年限,但有提供在公共紀念碑留名服務,土地部分屆期後即會重複使用,首爾市推行的殯葬措施,未來可作為台南市殯葬政策執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