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界的「夏季天后」 高雄2號珍翠新品種上市

高雄區農改場場長戴順發展示「高雄2號—珍翠芭樂」新品種。(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番石榴富含維生素C、抗氧化物,營養價值高且熱量低,在臺灣全年皆可生產,價格實惠,向來有「國民水果」之稱。歷經十年育成,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發表「高雄2號─珍翠芭樂」新品種,將於今夏首度上市。「珍翠芭樂」不僅果肉厚、口感清脆細緻、糖酸比適中、果形賣相佳,更因為氣候適應力強,可大幅降低過去珍珠芭樂夏季品質落差的困擾,一舉扭轉民眾認為夏天芭樂較難吃的印象,被視為是刺激夏季芭樂市場的戰鬥型品種、芭樂界的「夏季天后」!「珍翠」芭樂夏季果肉厚度約較珍珠拔增出20%,糖度約高1-2°Brix,冬季品質則與珍珠拔不相上下,四季品質、產量穩定,單位面積產量更高出珍珠拔樂約兩成,擁有品質穩定與產量高的雙重特性,可望繼市場引領風騷的珍珠芭樂品種之後,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兒。

「高雄2號—珍翠芭樂」新品種。(記者陳建興攝)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番石榴目前在臺灣的栽培面積約有7,500公頃,年產值高達50億元。自原產地熱帶美洲引進以來,經多年的改良,臺灣已育成許多品種。由於國人的消費習慣以食用口感較脆的芭樂為主流,品質優異的珍珠芭樂遂擁有95%以上的市場。然而珍珠芭樂雖於秋冬季品質最佳,進入夏季後,品質卻易受到氣候影響而降低。為改良珍珠芭樂夏季果肉易軟化、果肉厚度變薄及風味變淡等問題,同時達成番石榴全年品質穩定的育種目標,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催生了「高雄2號─珍翠」新品種。107年底,品種權完成技術轉移,示範果園也在今年夏天開始進入產期,「珍翠」芭樂終於正式上市,可供消費者選購!
 看好「高雄2號─珍翠芭樂」的市場潛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珍翠芭樂」新品種為圓果形的白肉品種,果重約530公克,果肉細緻、果皮表面較為凹凸,「起珠仔」特徵明顯,賣相佳。加上植株容易管理且產量高,可降低農民更替品種的技術門檻,對果農很有吸引力。新品種投入市場後,預期可替代部分珍珠芭樂的栽培面積,增進品種的多元性。根據農改場場內果園評估,珍翠芭樂每公頃產量可達50公噸,相較於珍珠拔約每公頃產量42公噸,產量高出二成左右。目前技轉業者栽培面積約2公頃,已有許多農友向業者接洽參觀果園,且頗為看好新品種生長勢強、開花著果量多之高產潛力,並有市面少見的圓果形外觀等特性,紛紛表示未來想要栽培的意願。由於珍珠拔在冬季仍是表現相當優良的品種,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有興趣的農友可同時栽培兩種品種,有效規劃產期的分配。

珍翠芭樂樹。(高雄農改場提供)
 「珍翠芭樂」未來將在全國各地推廣栽培,初期栽培目標預計可達到10公頃。預期在品種技轉十年期間,將可達到100公頃的栽培面積,爭取1到1.5%的市占率。而與過去新品種推廣較大的差異點,是「珍翠芭樂」將採契作模式發展。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目前已將「高雄2號─珍翠」的品種權專屬授權予「挽?子」農場場主潘連進先生,授權期間將由潘先生生產與販售種苗。技轉業者規劃與農友簽訂合作契約,除了保護品種不外流,並要求農友加入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QR Code)或產銷履歷。以品牌標籤結合個人追溯碼,要求農友販售果實時,逐果張貼生產追溯二維條碼標籤貼紙,以保證產品溯源與品質。
 有鑒於該合作模式並非適用於所有農友,「高雄2號─珍翠芭樂」未來將以已取得產銷履歷相關可追溯系統的農友為優先合作對象。而為了符合國人日益追求食品安全與產品溯源的消費趨勢,「珍翠芭樂」擬採逐果可追溯的方式販售,預計往高單價市場或對產銷履歷需求較高的蔬果賣場通路發展,每公斤售價粗估可較珍珠拔增加10元左右。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相信,「珍翠」以芭樂界的「夏季天后」之姿登場後,將為夏日芭樂帶來高品質的新口感,同時增加番石榴種類的多樣性,為番石榴產業注入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