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一雙能跑的鞋 林隆章3年認助16名弱勢學子

江同學(左二)向認助人林隆章(右二)、黃誠亭(右一)致謝,並祝林隆章父親節快樂。(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不能替所有孩子撐傘,至少給他們一雙能跑的鞋。」林隆章加入認助行列短短三年間就幫助了十六名學子安心就學。適逢父親節,受到林叔叔協助過的孩子,在台北市教育局局長兼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董事長曾燦金帶領下,特地於基金會慶祝父親節道聲感謝。
 現為塑膠製造公司負責人的林隆章說,做公益秉持的就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自從公司有盈餘開始,便找尋有需要幫助的政府單位。約五年前開始是捐錢給消防隊,當消防隊設備足夠後,開始尋找偏鄉需要幫助的學生。

認助人林隆章(右二)、黃誠亭(右一)與被認助的孩子相見。(記者吳靈芬攝)
 三年前因緣際會得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認助基金會,透過基金會的媒合認助學生輕鬆很多,並且認助人也有機會與受認助的孩子們互動,孩子寫信也能確保費用確實交到孩子手中。
 林隆章認助的孩子都是國小、國中的學生,多數來自於單親家庭,例如邱同學父母離異後,四個小孩皆由邱母獨自撫養,邱母以打掃零工維生,每月收入不高,扣除房租後生活拮据,目前兄弟都受林隆章認助。江同學由祖母撫養,但祖母年事已高也無法光靠老人年金支應學習費用。江同學在學校是田徑隊,勤發練習時兩個月就要換一雙鞋,很感謝有了每個月兩千元生活費的認助,在換釘鞋、練習衣上能減輕家人的負擔。
 林隆章表示,他的理念是「沒有傘的孩子,跑比較快。」他說,因為自己也是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一路白手起家。林隆章說,如今雖然有能力回饋社會,但自己的力量很小,就希望至少給弱勢孩子一雙能跑的鞋,讓他們在教育時不至於因經濟困難離場。
 曾燦金表示,二0一二年北市的中低收入戶約兩萬戶,到去年有二七八五0戶,人數達六一八三五人,台北市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其實比想像中的多。基金會去年認助人數有一七四七人,今年至七月為止,已認助一六五五位學生。受新冠肺炎疫衝擊影響各行各業,弱勢團體更需要社會大眾持續伸出援手,可定期定額認助,亦可零星小額捐款,協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透過教育有機會扭轉經濟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