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蹟

 ■郁思
 藹玲告訴我她怎樣為她中風癱瘓的先生趙高創造了復健的奇蹟。

 趙高從事電腦軟體程式設計師,雖然在家電腦上班的時間多,壓力也是很大的。
 那天黃昏時候從外面應酬回家,說覺得累,先在客廳沙發休息。等藹玲梳洗完畢,他說有點想吐「大概吃壞東西,妳先去睡,我再休息一下。」
 半夜三點多,藹玲聽到嘔吐的聲音,出來一看,趙高倒臥在地不省人事。地面一坨黑色血塊。
 從此藹玲走上一條兵荒馬亂的荊棘路。
 從小醫院誤診的胃出血、直升機送去大醫院的加護病房、插呼吸管、胃管、到MRI 照影出現的腦部陰影。
 十四天的加護病房,一連串的抽血、驗血、X光、CT scan照影、再次的MRI照影。醫生的診斷是:不知原因的腦出血,造成腦幹柱塞,輕度中風。治療方法是用稀釋血液的藥,讓血塊慢慢融化。需要多久時間不知道,何時病人會清醒也不知道。
 藹玲想到幾十年前台灣昏迷47年的王曉明,想到趙高才五十六歲。她告訴自己,「不,趙高不能這樣一輩子躺在床上。我要盡全力把他拉出植物人的深坑,讓他絕不走上王曉明走過的路。」
 我們認識藹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她臉蛋甜美,皮膚白淨笑起來右唇邊一個深酒窩,溢出滿臉的嫵媚。我們封她一個甜姐兒的外號。
 藹玲不分晝夜的顛簸前行,把當年的甜姐兒走成為今天我眼中的女強人。

 加護病房第十五天,醫生要進行氣切手術。「像妳先生這樣的病例,百分之九十活不過一年,不做氣切更是隨時有生命的危險。」藹玲考慮又考慮,拒絕了醫生的建議。
 插著呼吸管和胃管的趙高,他痛苦的眼神,已經讓藹玲淚水滾動,哪裡能再增加氣切的痛苦?「親愛的趙高,請給我時間,我一定會盡全力消除你眼前的痛苦。」
 他們結縭三十多年,趙高從來都是用他190公分高大的身影,給藹玲一個最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
 藹玲婚後唯一上班的工作,就是學習把每一餐都做得美味、健康。她深信張愛玲說的「女人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養好他的胃。」
 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很少有面紅的爭執,更沒有耳赤的字眼。直到趙高癱瘓在床,失去了面紅耳赤的機會。

 她開始多方尋求治療方法,既然西醫治療無望,就找中醫吧!。找到加州一位大家推薦的針灸醫師。
 經過兩天的書信往來、經過有關部門同意公證、醫院終於答應不再繼續西醫用藥,讓藹玲自行負責一切後果。
 針灸醫師從趙高的頭頂——百會穴針灸放血後,昏迷的趙高第一次睜開了緊閉的雙眼。藹玲淚水滿面感謝奇蹟的出現。
 第二個奇蹟接續而來。三次針灸後,在針灸師的指導下,趙高拔出呼吸氣管,靠自己呼吸。不但自己呼吸,還可以極輕微的發出聲音。「雖然像蚊子的輕音,對我卻是男高音的震撼。」

 加護病房一住兩個月,藹玲把「度日如年」四個硬體的中文字,變成溫柔親切的愛心光環,籠罩著癱瘓的趙高的身體。趙高頂著愛玲的光環開始住進復健醫院,接受中風病人的復健。
 她每天陪伴學習。「復健師每天照顧許多病人,沒有時間特別照應某一個病人。我就多一些時間自己替他練習。」
 因為有胃管,增加復健的難度。經過中醫師指導,我開始調製濃縮的營養食材,慢慢餵食。「趙高,你配合我慢慢吞嚥,我們拿掉胃管,復健做得更徹底,復原更快。我們就可以回家。」
 那一句「我們可以回家」像放大瞳孔的點滴讓趙高睜大了眼睛,用力的點一下頭。他努力配合,從一盎司要用一個小時的餵食,到五個盎司用一個小時,藹玲喂得辛苦,趙高吞得更辛苦。他們承受雙重的痛苦。一個不小心,食物掉進氣管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嗆咳。
 一個月後,經過醫生的評估,同意拔除胃管。

 六個月的復健期間,趙高十幾次送進急診室。因為他發燒、感染肺炎、血壓突然升高或降低、手腳痙攣、造血功能下降。「每一次的急診都讓我的心臟提升到腦門,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活著走回來。」
 這樣不行喔!藹玲自言自語。六個月後,藹玲把家裡大客廳的家具全部拍賣,改建為復健室。趙高第一次中風後帶著微笑回到自己的家,藹玲成為趙高的復健師。
 藹玲繼續為趙高每天三次的針灸。她多次目睹針灸師治療的過程,用心默記。感謝現代科技的進步,她跟加州的針灸醫師從視頻中一針針,一個個穴位在老師的指導下,堅定而準位的為趙高插下生命的活源。
 無數次的精心插針,多少的汗水淋漓,她得到針灸醫師一句鼓勵的評語「妳可以去考趙高個人的針灸師執照了。」
 趙高一天天進步,從吞嚥濃縮的流體食物,到可以咀嚼切得細碎的米飯、肉粒、蔬菜。從完全不能言語,到說好、謝謝、可以、不痛……
 兒子替趙高買了一個平行桿,趙高靠著藹玲和兒子的幫助,從輪椅上費力的起身,走上平行桿,滿臉汗水的扶著行走,從一分鐘、兩分鐘、三、四分鐘,最多可以堅持五分鐘。
 每星期來家裡三次護理的復健師,不可置信的呢喃「奇蹟,奇蹟,你們創造了偉大的奇蹟!」

 活不過一年的話語,猶在耳邊,趙高跨進第二年的尾聲。「親愛的趙高,我們還有好多年好多年的路要走下去,老年夫妻彼此作伴。」趙高握緊藹玲的手,兩行清淚順著鼻翼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