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綠石槽生態 北觀處多管齊下

北海岸的石門區老梅海邊的綠石槽,每年春季大爆發,北觀處結合巡守隊對踩踏民眾勸導,不聽即開罰。(北觀處提供)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觀光局北觀處為維護環境生態的永續穩定,自一0五年開始積極輔導當地熱心公益人士及各機關團體,共同成立「石門區老梅綠石槽巡守志工隊」,今年度北觀處結合國有財產署、海巡署等單位及在地富基里、老梅里、山溪里及社區發展協會、石門區風箏推廣協會等踴躍參與志工隊,自即日起到五月三十一日為止,結合社區力量搭配廣播系統及現場巡邏,加強勸導與解說,期望遊客了解綠石槽生態及配合遵守不踩踏綠石槽的欣賞公約。

北海岸石門老梅海岸每年春季到來,由海蝕溝槽和石蓴共同構成的綠石槽美景,總是吸引大批民眾及攝影愛好者前往朝聖,對於部分民眾因好奇或想近距離取景拍攝,偶有踩踏綠石槽情形,雖不屬於保育區範圍,但如有踩踏石槽經勸導不從,且有損壞自然資源的情形,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依「發展觀光條例」規定,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希望民眾共同維護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景。

北觀處指出,披附在石槽上的石蓴,是北海岸潮間帶常見到的綠色海藻,一年四季均可生長,尤其是大量生長的春季,常覆蓋於潮間帶海蝕平台或礁石上,宛如舖上一層綠色的地毯,隨後會因為夏天到來而暫時白化消失,但石蓴的孢子仍存於石縫中,等待東北季風到來後再次生長。目前覆蓋率約百分之十五,造訪綠石槽最佳時機為四、五月間,出發前建議可先查詢中央氣象局潮汐預報新北市石門區,每天退潮時間,因為石槽表面濕滑,溝槽間也會噴出海水,應避免於石槽上跳躍踩踏發生危險。

北觀處為配合推動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確保老梅綠石槽等海岸景觀及環境,自去年起已建立機制,對於易堆積廢棄物之綠石槽等沙灘熱區,更提高清潔頻率為每週至少一次。另自一00年起北觀處即已將老梅綠石槽、淺水灣、白沙灣等十八處海灘,納入辦理「我愛淨灘」以公私協力帶動公益旅遊及生態旅遊風潮,藉由志工服務方式具體實踐環境保護行動,北海岸生態美景永續,去年全年總計淨灘六百零一場,參與人數三萬七千九百五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