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發生稻熱病籲農友加強巡田與防治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水稻陸續從秧苗期進入分蘗期,氣溫劇烈變化,相對濕度高,屬水稻稻熱病好發環境,嘉義縣政府主動調查大林鎮、民雄鄉等鄰近山區鄉鎮,發現秧砧已有陸續發生病害情形,呼籲農友在好發時間密切注意稻熱病是否發生並進行防治。

農業處表示,稻熱病菌會危害葉及稻穗,初期葉片上會出現紅褐色或暗綠色病斑,隨著病勢進展,病斑呈現紡錘狀且病斑周圍為黃色,中間為灰褐色。

稻熱病好發於連續高濕度的環境,氣溫劇烈變化時會加重危害程度,尤其在高氮肥、密植而通風不良的稻田更容易發生。農業處建議農友先在秧砧上觀察是否有紅褐色病斑,若有病狀,這一區的稻田大約七至十天就有可能發病。

農業處表示,發現病斑應即時進行防治,移除秧砧,避免田間感染擴散,減少過度施用氮肥,避免植株過度徒長,葉壁變薄,降低對病害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