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隼未離巢幼鳥 救傷後成功野放

基隆鳥會遊隼守護,首度幼鳥離巢救傷後野放成功。(基隆市野鳥協會提供)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東北角酋長岩的遊隼守護,幼鳥落巢經基隆鳥會救傷後,首度救傷後野放成功,並融入遊隼家族,成為台灣第一次未離巢幼鳥成功野放的例子。

東北角深澳酋長岩遊隼的守護導覽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延到八月初才結束,三隻幼鳥雖然經歷輪流掉落地面的情形,但在新北市動保處、台灣猛禽研究會、瑞芳導覽協會及基隆鳥會的努力下,熱鬧的遊隼繁殖季還是順利落幕。

基隆鳥會表示,酋長岩這對遊隼已經連續五年繁殖成功,今年有三隻幼鳥離巢,特殊的是三隻幼鳥都有程度不一的落巢狀況,比較嚴重的是二寶掉落兩次,第二次還造成掌骨斷裂,兩個梯次的救傷共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二寶是否能融入遊隼家族,值得關切。

幸好在五月二十五日的野放過程中,二寶自行飛行繞酋長岩一大圈,兩天後順利獲得親鳥提供的食物,算是台灣第一次尚未離巢的遊隼幼鳥救傷後,順利融入遊隼家族的成功例子。

基隆鳥會指出,由於去年二寶落巢後,已經有妥善處理的經驗,今年雖然狀況較多,但在新北市政府動保處的協助、合作單位及團體的努力下順利落幕,最珍貴的是處理過程中都收錄在「遊隼的故事」紀錄片中,目前紀錄片也已經順利完成剪輯,將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發表。

基隆鳥會表示,「遊隼的故事」收錄全國首次遊隼的繁殖過程,經歷三天自力救濟並飛上岩壁的勵志過程及其他巢位的型態及生態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