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校園再鬆綁 社教機關免預約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疫情趨緩,台北市教育局七日一口氣宣布三項指引,有條件開放北市高國中小學辦社團活動及體育課的球類運動,而音樂課的吹樂器可暫時脫口罩練習;但考量疫情影響因素,游泳課程仍暫緩實施;此外,國小仍不開放跨校性社團活動及校際活動。

北市教育局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趨緩,北市學生若要辦理社團活動,除全程配戴口罩,還須遵守室內一點五公尺、室外一公尺的社交距離,並禁止於社團場地飲食,活動期間應落實實聯制,並進行人流管控及完善動線規劃。外聘教師入校前須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滿十四日,或提供三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

另外,中等學校若要在「校園內」辦理跨校性社團活動或跨校性成果發表會,皆需向學校提報相關計畫(含防疫措施),無論表演者、觀賞者,都要接種疫苗第一劑滿十四日,或者提供三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國小部分則不開放跨校性社團活動。

校內相關體育課程所有球類運動恢復正常授課,包括傳球、對打及團練活動,但課程進行間須全程配戴口罩,除團練或對打,都應保持社交距離;並以室外通風良好場地為優先。

教育局指出,若國中、高中職學校已完成疫苗施打,可開放跨校體育活動訓練及競賽,同時也開放學校體育課程各項球類運動與團體競賽,國小部分則僅開放跨班活動,校際活動因考量疫情暫不開放,游泳課程仍暫緩實施。

若是藝術相關課程,「吹奏類樂器」學生在演奏,或教師示範時可暫時脫下口罩,不演奏時隨即戴上並加強環境消毒;合奏課程以分流或分部練習為原則,吹奏類樂器不得公用,合唱課程仍需全程佩戴口罩。

此外,校園開放空間之遊戲場於九日起對外開放。教育局表示,校園場地開放時間,無法管制人流進出動線,提醒民眾於使用兒童遊具設施時,應主動配合場地實聯制、全程配戴口罩、保持室外一公尺以上安全距離,使用遊具前後記得勤洗手。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北市府七日宣布,再放寬社教機關及兒童新樂園管制措施,全面取消預約制、放寬容留人數及開放更多場地等,其中包括動物園、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等,皆取消入園(館)預約制,改以容留人數上限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