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圳十六份排水水環境改善工程啟用

羅東鎮「十六份排水」歷史悠久,過往是「鴨母船體驗」載運經濟作物鹽巴的重要水路。(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廿三日羅東鎮十六份四路橋舉辦「古圳新生、守護水圳」活動,邀請在地居民與後續維管的羅東鎮新群社區發展協會一同揭開水岸新面貌。

十六份排水下游段水環境改善工程以古圳新生為主題設計施工,總經費四千五百五十四萬元,主要內容為親水平台二座、自行車橋一座及堤岸空間改善等,其將水環境改善融入歷史文化素材與生態友善元素,當中新設的親水平台位於十六份鹽館遺址旁,工程啟用活動以「鴨母船體驗」帶出歷史運鹽記憶。時光流轉,現今的親水平台轉換運鹽任務,成為水環境巡守隊停駐竹筏,辦理水面環境整理的重要節點。

縣府表示,民眾透過參與傳統的鴨母船親近河岸,也能藉由親身體驗重新思考十六份排水的價值,而行船體驗活動只是一個素材,期許在未來能夠激發出十六份排水更多可能性。

林姿妙縣長表示,有歷史價值的十六份圳找到新定位,特別感謝羅東鎮新群社區發展協會,期望未來的接管認養能夠圓滿、順利,讓十六份排水能繼續流淌在每一位羅東人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