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衛福部食藥署臨時對外說明中國臨時祭出食品新制,十四類食品必須要取得政府推薦,明年起才能將食品外銷中國大陸。當時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中國新制對我國食品業者的影響,「估計至少有幾萬家」。根據食藥署截至二十二日統計,提出申請僅八六七家。
食藥署昨日表示,「自食藥署十月十三日收到中國大陸信函,十月十四日即全數通知食品業者」。強調在十月十八日到十九日辦理的七場實體及線上說明會,參與人次大約有四千人次。
根據統計,截至十月二十二日十二點二十九分,並於十月二十三日凌晨0點0分開始統計,上網提出申請的食品業者有八六七家,其中有資料不完整的家數,達三三八家。
食藥署表示,食藥署、農委會、及經濟部將展開第二階段催辦作業,了解沒上網申請的業者意願,針對有輸中意願者,持續協助業者完成註冊。第二階段的作業時間,希望能在十月二十九日前完成,後續政府單位還需要作業時間,以便三十一日以前完成對中國的遞件。
此次影響的十四類食品業者分別為,包含腸衣、蜂產品、蛋與蛋製品、食用油脂和油料、包餡麵食、食用穀物、穀物製粉工業產品和麥芽、保鮮和脫水蔬菜以及乾豆、調味料、堅果與籽類、乾果、未烘焙的咖啡豆與可可豆、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等。
食藥署指出,依此次登記的業者分析,上述十四類中以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為最多。不過如果將十四類食品業者,分為兩大類,加工食品與農產品,加工食品業者大約有四百多家、農產品大約有三百多家,加工食品稍多於農產品業者。
食藥署強調,過程並不是倉促,也並非過往食品曾輸中業者都仍有申請需求,部分未完成註冊的業者是表格還沒填完、無法送出,接下來會展開第二階段申請,會透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提醒千家尚未申請業者,盼在十月二十九日前補齊程序完成註冊,食藥署將統一收齊後於月底前一併送件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