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龜山島磺煙大量噴發老照片曝光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龜山島日前噴出十六年來首見大量磺煙。為龜山島原民的頭城鎮民代表簡英俊在臉書發文表示,他民國四十年出生於龜山島,小時候都住在龜山島,六十三年當兵退伍時剛好龜山島要集體遷村,之後便搬到大溪漁港附近居住。還PO出六十七年前所拍攝的龜首磺煙照片,噴發孔至少有五個,相較於現今的一個,壯觀很多。

簡英俊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說,他在龜山島出生,直到六十三年集體遷村,之後便搬到大溪漁港附近居住。他曾聽島上耆老描述,早期漁民晚間到龜首捕魚時,除能見到噴發的磺煙外,不時還能看到火光,他曾親眼看過磺煙,但從未見過火光,而海底冒出的硫磺水,也使得不少魚類死亡浮在海面,當時島上居民還會划船撿死魚回家食用。

他說,龜山島遷村後,軍方宣布要作為軍事管制區,民眾雖不能登島,但漁民仍會到附近海域捕魚,直到七十年後逐漸不見磺煙,九二一地震時疑因龜首土石崩塌堵住噴氣孔,磺煙更是少見。

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指出,縣史館前身是宜蘭文獻委員會,當時的文獻委員會為了編輯宜蘭縣誌,於四十三年派員到龜山島拍攝到這張照片,而文獻委員會所拍攝的影像也同時交由縣府收藏,縣史館於八十二年成立後改由縣史館典藏,並提供龜山社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