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炒房 金管會嚴控不動產保證業務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房市熱絡,金管會一日宣布加碼打炒房,對國銀辦理不動產業保證將併同建築貸款緊盯集中度;若加計不動產保證後,銀行集中度比率增加顯著,金管會將要求提報改善計畫,強化風險控管。

金管會對銀行辦理不動產授信業務提出二大強化管控措施。首先,要求銀行辦理商業本票或公司債發行人為購置或興建不動產,而以不動產抵押發行商業本票或公司債所為的保證業務,應比照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相關條件、額度限制與其他控管措施,列入銀行內控稽核規定,且銀行內部稽核單位應列為內部查核重點。

其次,銀行辦理授信業務雖以放款為主,不過通常會搭配辦理商業本票或公司債保證,因此金管會將對國銀辦理不動產業保證納入建築貸款共同檢視集中度。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全體國銀辦理建築貸款加計不動產業保證占放款及商業本票與公司債保證總額比率為百分之九點四五。金管會指出,後續將針對加計不動產業保證後集中度比率增加較多的銀行,要求自行提報改善計畫及控管措施。

日前金管會已宣布票券業對不動產業辦理保證不得超過全體保證餘額的三成,如今再拍板對國銀辦理不動產業保證併同建築貸款檢視集中度,顯示金管會意在防止保證業務成為政府打炒房的漏洞。

金管會強調,銀行辦理不動產授信業務,應落實執行授信5P原則,避免信用資源流入非實質需求,並應依自身風險承受度,對於不動產放款進行授信限額及集中度控管,並強化各項貸後管理;另外,基於風險管理基礎,應適度評估增提備抵呆帳,厚植風險承擔能力,強化經營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