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瓶頸、原物料高漲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經院三十日發布十二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十八個月擴張,顯示景氣續熱,但中經院院長張傳章提醒,明年上半年受到供應鏈瓶頸、原物料高漲影響,製造業利潤率將下滑。
至於供應鏈瓶頸問題,張傳章指出,多數採購經理人認為,最快也要到明年第二季才能稍微緩解。
中經院卅日在研討會發布十二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及今年下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
十二月PMI指數微跌零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十九點三;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連續十七個月呈現擴張,指數為百分之五十七點九,與十一月相比,擴張速度維持不變。
張傳章指出,製造業今年下半年營運狀況持續好轉,且預期明年上半年營運狀況將持續較今年下半年佳。雖然各項數據多顯示製造業景氣續熱、前景看好,根據中經院調查,製造業營運持續好轉,利潤率表現卻不如預期,且多呈現下降趨勢;今年下半年利潤率較上半年低、指數僅四十八趴,明年上半年又較今年下半年下降,續跌至四十七點四趴。
張傳章說,今年製造業景氣暢旺,墊高基期,而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不只有原物料,隨著基本工資調升,勞力成本也跟著走揚,這些都會讓廠商背負較重的成本壓力,進而影響利潤率。
供應鏈瓶頸、斷鏈等情況何時才會緩解,張傳章表示,多數採購經理人認為,最快要到明年第二季才可能稍微緩解,但目前仍存在許多變數,變異株疫情發展也會影響供應鏈恢復時程。
至於服務業表現,十二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由十一月的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六成二,回跌三點七個百分點,降至百分之五十八點六,仍連續六個月呈現擴張。
張傳章指出,非製造業不論營業狀況或是利潤率,今年下半年都比上半年好,而且預期明年上半年比今年下半年好。
張傳章解釋,近期國內疫情趨緩,又逢年底消費旺季、政府推出五倍券,刺激消費動能,預期明年NMI會持續復甦,且明年外銷基期已高,經濟成長動能反要仰賴國內消費復甦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