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明:亞洲區域經濟 中美兩端拉鋸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北論壇執行長楊永明二十一日表示,中美在亞洲的經濟兩端呈現拉鋸已經明顯,一邊是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另一邊是美國可能三月會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協定,台灣或亞洲企業將陷入兩難,台灣更是要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台北論壇講座昨邀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東吳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朱雲鵬主講,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與會。

朱雲鵬指出,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台灣與中國大陸都想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當前形式下,兩岸循當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模式同時加入「是有可能的」。

楊永明也認為,兩岸循WTO模式同時加入CPTPP是可能的,對中國大陸來說,參與CPTPP可以減少印太經濟架構協定對其限制;對台灣來說,若兩岸同時參與,可以降低對岸將經濟制裁作為政治工具的效力。

楊永明進一步表示,中美在亞洲的經濟兩端呈現拉鋸,已經很明顯了,也就是一邊是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平台,因其成員國是亞洲十五國,成員不包含印度與美國,所以等於是亞洲經濟整合,尤其東南亞已是中國大陸的最大貿易夥伴,而另一邊是美國可能三月會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協定。

楊永明表示,這次美國是玩真的,會有相當具體的內容,美國從總統拜登到各部會高層都曾提到這件事,二月十一日公布的印太戰略也有提到,代表這跨部會的合作,而且很慎重其事。

拜登的印太戰略,偏重軍事、外交戰略,但少了一塊經濟戰略,拜登也知道RCEP會形成內部的凝聚力,而且中國大陸二年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國,而東南亞年輕世代的消費能力、供應鏈的整合已經打不斷了。

楊永明說,美國的印太經濟架構協定可能會對亞洲是個考驗,如果口惠而實不至也就過去了,但美國這次有意以開放美國市場、也就是市場准入的角度來制定新規則,可能用勞工、環保、國安等層面,台灣或亞洲企業雖然希望雙邊布局、可以左右逢源,但又恐怕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因為被限制的可能是企業而非國家,台灣更應謹慎的是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