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台南市文物協會會員聯展歷經16天的展期於3月20日圓滿落幕,感謝各界的好朋友來到府城逗鬧烈,參觀過的朋友也都對展覽的文物贊不絕口,為讓來不及參觀的讀者們也能有機會目睹相關的展品,特別再從其中挑出部分展品與諸君分享。
一、清 梅蘭瓶(左)、竹型瓶(中)、佛手型洗(右)、桃型鎮尺(下) 盧陽正提供

文房銅器四件,中國傳統文房用具,除「文房四寶」外還包括許多輔助文具,如筆筒、筆架、筆洗、筆舐、硯滴、水盂、鎮尺、臂擱等等。製造的材質多元、物件可用可賞,置於案頭代表主人品味也增添雅緻情懷。
二、清 加彩紫砂茶葉罐 阮昭仁提供

紫砂彩釉裝飾創始於清康熙、雍正時期,流行於乾隆朝。此件罐底有王南林款,據《陽羨砂壺圖考》內所記載:『南林,乾隆時人。所制饒釉宜壺,每繪粉彩花鳥。淨身饒釉,宜壺本創於明季,惟粉彩花鳥盛於乾隆期,南林傳器有「王南林制」篆書方印』。
三、明 山水花卉印泥盒 謝耀崧提供

玉料熟舊感襲人,撫之令人懷思古之幽情,印盒布局著近樹、遠山、涼亭、泛舟人,共組一幅中國式的山水,意境深遠。
四、清 青花花卉紋杯 曾進忠提供

連橫在其《茗談》中曾寫道:“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若深杯”傳為清代江西景德鎮燒瓷名匠若深所作,為工夫茶喜愛者“烹茶四寶”之一。
五、民國 嵌玉花木屏 黃榮興提供

將明清的玉花片結合木作,施作年代應為民國所為,將兩種材質結合饒富趣味性。
六、清末民初 紫檀竹花瓶 鄭自西提供

紫檀向來就是珍貴稀缺的材料,具有獨特的紋理且硬度極高,在清朝被認為是最貴重的木材之一。
七、清 寶相花提攜 劉振漢提供

寶相花紋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但卻不存在自然界中,而是經過藝術加工演變而來,此件提攜玉料精白作工精細,花朵伸展舒暢,整體佈局嚴密。
八、清末 五彩瓜碟盌 劉振邦提供

五彩發色艷麗,握在手上大小適中,器型頗為討喜。
九、清 白玉四君子筆筒 簡鳳佐提供

案頭文房小擺件,四君子題材討喜,置放書房案頭上更添雅氣。
十、清中 四方粉彩壺 何錦榮提供

此壺繪粉彩山石、花卉,色階豐富,彩繪雅致。
十一、清 白玉瓜果珮(右)、青白玉瓜瓞綿綿珮(左) 倪孝強提供

兩件為帶皮子料所製,清代玉雕常因玉料珍貴不捨去料,故常見依子料外型設計為瓜果佩飾。
十二、金 白玉牽牛花納言 陳盈達提供

“納言”是古代貴族帽子上的配飾,《宋史·輿服志》載:所謂施收者,即納言;其定製為“其分三寸”。
十三、宋元 花卉多寶串 周家銘提供

玉料老熟感強烈設計用心,搭配起來頗有趣味感。
十四、清 白玉梅花長春牌 方啟泰提供

玉質白潤題材討喜,整體表現雅致。
十五、清 福壽寶相花玉珮 黃順忠提供

以八道雲紋建構此珮外廓,肖生蝙蝠象徵福氣,實體壽字及靈芝祈求長壽,白玉微帶沁色增添韻味。
懷璟握瑜 相約再見
以文物會友,向來是收藏家之間的雅事,雖說有哪麼一點想炫耀之心,但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學習,除了收藏技術上的分享也有更多對收藏心態的學習,期待明年再相見。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6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