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四日指出,為達到「零碳台北」目標,台北市政府已經把「淨零排放自治條例」送進市議會,希望「公私協力、行為改變」,降低碳排、能源轉型。
柯文哲昨天上午參加天下雜誌、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共同舉辦的「二0二二 SDGs國際論壇」,活動邀請縣市首長、企業代表,探討「大都會的永續新政」主題,如何邁入啟動地球共治的關鍵年代;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都參與這項議題討論。
柯文哲在演說時指出,全世界一三五個國家、一0四九個城市都已經宣示,二0五0年前達淨零排放;他指出,要達到「零碳台北」目標,台北市政府要處理的問題,包括農業碳排放要減少一萬噸、廢棄物要減少十二萬噸、工業減少卅八萬噸、運輸二二二萬噸、服務業降低七一九萬噸、住宅則需減二五0萬噸。總共約須減量一二二六萬公噸CO2e。
以二0三0年近程目標來說,住商部門要採用智慧零碳建築,新建建築需符合能效一級,公有建築則目標累積翻修廿七%樓地板面積。運輸部門的綠運輸低碳交通比例期望達到七十%,包含設置兩千個充電格、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電動機車佔新售機車卅五%。廢棄物部門將採全循環零廢棄,資源回收率達七十%、汙水處理人口比率達九十四%。
他表示,未來十五到廿年最重要的建設,一個是EOD(以學校改建為導向的都市計畫),另一個是TOD(以捷運路網為基礎的都市計畫)。綠建築需要公部門示範低碳改造,二0三0年目標,在社會住宅、公共工程,率先揭露低碳能效;每年翻修三%公有建築;公共工程、新捷運站、TOD∕EOD發展區做生命週期零碳設計示範;以及社宅導入氫燃料電池示範。
柯文哲最後總結,台北市府要達到淨零碳排,步驟有制定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設置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成立氣候轉型基金,並表示「比病毒更可怕是極端氣候的威脅,淨零碳排放不會一次成功,但每天進步一點點,台灣會變得不一樣,努力朝二0五0淨零碳排放目標前進,為下一代共同守護這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