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CR量能飽和 確診人數恐失真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中央昨緊急召開「防疫措施調整與地方討論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會後透過臉書公開向中央提出四點建議,內容包括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快篩陽給予抗病毒藥物、醫療量能不能垮以及不能讓病人無法住院而造成人命損失及確診人數要有務實的管理方案。

柯文哲表示,PCR量能在部分區域已經飽和,確診人數將有失真狀況,中央必須誠實面對,PCR不能再做為確診標準,要放寬快篩陽成臨床判斷指標之一。他還提醒衛福部注意,醫療量能不能垮,不能讓病人無法住院而造成人命損失。為了保存醫院的量能,他也建議全台縣市做三件事,首先開設防疫急門診,處理掉大部分的輕症確診者。其次住院、出院的標準要嚴格遵守,盡量保留量能。最後防疫專責旅館房間數要夠,方便醫院已好轉者可以下轉、或確診者不能在家照顧的狀況。

針對居家隔離「三加四」政策將鬆綁且將研擬完整接種三劑疫苗者改採「類0+7」政策,柯文哲表示,電子圍籬等強制手段現在已經沒用了,只能訴諸國民道德,去年五月國民已經證明素質很高,相信可以再度一起撐過難關。

柯文哲表示,電子圍籬等強制手段在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六萬人時已經沒用了,只能訴諸國民道德,也許呼籲只能讓八十%民眾合作,那國家還是保留公權力,逮到違規者照罰,多讓一成民眾聽話,這樣就可以用最低社會成本撐過去。

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才宣布六十五歲以上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後可投藥,是否太慢。柯文哲說,雙北面對疫情首當其衝,壓力較全台灣整體大,所以比較焦慮,並不是怪陳時中慢。

柯文哲說明,在醫學上,診斷與臆斷不同,臨床常常依據臆斷就開始治療,而COVID-19抗原快篩可以做為臨床上處置的決定因素,若等到PCR確認診斷,會錯失治療黃金時機,所以陳時中應該是聽懂了,才下令讓防疫上臨床歸臨床、法律歸法律,兩者互不干擾。

即時

< 開講>臺灣正在被塑造成下個珍珠港嗎?

張競 金融時報揭露北京認為美國在設計...

社群平台加好友 假投資股票遭詐343萬 新店警逮6...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打擊詐欺一直以...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