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野市集 探索不同的台北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靠過來~靠過來~廿三日上午十點開始在市民廣場舉辦「台北野市集」,當天除號召輔導的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的農友、青農與彎腰小農市集外,還有來自台灣各地的青農及小農,一起參與這場近百攤的市集盛宴在十一月最後一個週末,邀請民眾一起來,邊走邊逛、買好菜、喝好茶、看表演,認識台北實實菜菜的有機及友善小農。
 台北市的農業其實相當精采,不僅是全台灣主流市場最大的農產集散地和消費市場,更有超過四十家有機農場提供市民碳足跡最短的新鮮蔬果及辦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關渡平原至今亦仍維持生產稻米,木柵鐵觀音、南港包種茶更是聞名全台。
 週末除市集展售會外,還提供多元化的DIY食農體驗,由台北農民親自教導,將野草燉入雞湯中或加入飯糰內,並手作稻草人、蜂蠟護唇膏,了解如何製作香椿醬以及手作海芋蛋捲,希望透過體驗活動,傳達友善食農信念及台北農業的多樣性。
 當天活動現場消費滿五攤即獲得五百元特色商家贈品抽獎機會,在市集消費滿八百元並於臉書打卡,即贈送「台北野市集特色帆布袋」一個;北市產業局邀請大家攜家帶眷一起到「台北野市集」,可採買到新鮮安全的蔬果,小朋友也能透過食農教育DIY體認與了解食材的特性及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