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推動頭城5漁村永續旅遊 石城漁港共創海廢藝術牆

東北角管理處邀請藝術團隊、國小師生和里長、居民、在地業者共同參與創海廢藝術牆拼貼創作,將損壞的海堤搖身變成網美打卡牆兼具環境教育解說牆。(東北角管理處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東北角管理處十九日為推動頭城五漁村永續旅遊發展,從最遠的石城公共空間改造做起,透過地方共創的概念將海廢的議題導入環境美化,邀請藝術團隊、國小師生和里長、居民、在地業者共同參與創海廢藝術牆拼貼創作,將損壞的海堤搖身變成網美打卡牆兼具環境教育解說牆,未來也將海廢創作的體驗課程納入套裝遊程設計,結合石城漁港特色的定置漁網產業,打造頭城五漁村新亮點。東北角管處預定八月底將辦理一場頭城五漁村【石城。海廢藝術漁村鐵馬行】試遊活動。

東北角管理處表示,頭城五個沿海漁村、五個步調緩慢的火車站、五個海港,不同的聚落有不同的生活風格。石城有著名的舊草嶺隧道口,是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的終點,未來會有新的委外咖啡店據點完工,加上自行車道往南延伸後,相信可以帶來更多人潮往五漁村移動。

海廢議題與漁村息息相關,是漁民、漁獲與大海之間的共生議題,也是在推廣海洋觀光遊客從事踏浪、浮淺、衝浪、秘境打卡等活動時要注意的生態環境維護議題。星空藝素村去年在福隆成立,極力在推廣環保素食愛地球的理念,在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委託頭城鎮五漁村觀光發展規劃下,藉由這次石城公共空間的改造上一起合作將破損的海堤用海廢創作來美化,一百條高掛的漂流木魚群,是人與自然百年好合的期盼,也獲得石城里長沈榮華的認同,未來這面牆除了讓遊客拍照打卡外,也能作為地方環境教育的解說牆,加上在地的定置漁網文化體驗更能深化地方特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