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悲歌 106歲林桂英挺過坎坷

一0六歲林桂英老奶奶現身「最酷的旅行─開蘭人的流金歲月」特展,她話說她的人生旅途。(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最酷的旅行─開蘭人的流金歲月」特展六日在蘭陽博物館展出,書寫頭城鎮聖方濟安老院的十位長輩的生命故事,其中高齡一0六歲的林桂英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手扶助行器參加活動,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

聖方濟安老院的長輩六日到場陳述他(她)們的人生旅途。林桂英老奶奶說,我的原生家庭是在頭城金面旁的小村落,父母在我出生三個月後便逝世,我就被分到金面里的黃家做「媳婦仔」。黃家在當地算有頭有臉的大家庭,養父母總共生了七位子女,我是黃家老么的童養媳。

養父母很疼愛我,但黃家老么卻很搞怪從小欺負我,還會找三四個小孩一起把我關在房間讓我吃不到晚餐,還好其他兄弟姐妹會幫我留飯,開門帶我出來。我二十歲時與先生結婚,並生一個兒子,但隔年他在蘇澳做工,被落石擊中後不治死亡,我便帶兒子離開頭城到花蓮工作。

帶著幼子的我到花蘇公路舖路賺錢養家,當時工作還要坐高空的流籠,又高又晃的劇烈的流籠真是非常恐怖,但比起走好幾個鐘頭的山路,我牙一咬還是忍過去。在花蓮住了快四年,直到台灣光復,我帶著兒子回到頭城金面,當時有存一些錢,就買了四棟土角厝,等兒子當完兵回來又把土角厝賣掉,改把現在金面的房子買了下來,還一次買兩間呢!

我這輩子遇到許多不幸,但也都抬頭挺胸走過,生活再困苦我也能獨自養活自己和孩子,可以驕傲地說這輩子可沒用過男人的錢喔!

書寫頭城鎮聖方濟安老院的長輩,如同一本本豐富的真人圖書,帶著歷史、文化、個人的生命史,值得去了解與探究。這些早期在頭城鎮努力的先民,曾經歷戰火、躲空襲,二戰後重建的貧困、資源缺乏,大時代的命運也交織著他們的人生,有童養媳、九份的礦工、廟會琴師、鴨賞師、抓魚工人,也不乏受家中栽培的公職人員、被家庭耽誤的博士生。透過訪談,將這些長輩的殘存記憶,以及他們在安老院度過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藉由展覽呈現長輩們的人生故事,那些年蘭陽人的流金歲月,期待觸動每位參觀者心中的血脈。

即時

南市57位志工獲衛福部金質徽章獎表揚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社會...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 國民黨新北市議會黨團批:中央大...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財劃法修法在即...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