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今年壓軸天象,也是全年數量最多、最穩定的雙子座流星雨,台北市立天文館十二日表示,即將於十四日前後達到極大期,預估每小時約有一百五十顆流星;雖然有月光影響,讓部分較暗的流星黯然失色,但明亮流星的數量仍然不少,精彩可期。
天文館指出,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在晚間七點後即從東方升起,午夜兩點左右升至最高,此時流星數量最多,但因月亮在晚間十一點左右升起,月光會掩沒較暗的流星,因此七點到十一點這段時間觀賞條件較佳,而當月亮升起後,只要背向月光,仍可看見許多明亮的流星。
雙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中等,平均每秒約卅三公里,大部分流星出現的時間不到一秒鐘,各種顏色都有,但通常最亮的流星會偏綠色。一般來說,越接近輻射點的流星越亮,但較短,而在九十度方向出現的流星尾跡最長。
雙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體源頭來自一顆近地小行星(三二00)Phaethon(法厄同),雖然其本質為岩石類小行星,但接近太陽時會如彗星般出現彗尾,散逸出大量塵埃,為雙子座流星雨提供了大量而穩定的流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