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華人社會相當重要之節慶,端午節有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立蛋、午時水、吃粽子等習俗,提到端午節的由來,較為大家熟知即是紀念屈原,民眾將白米放入竹筒內、再投入水中,祈求水中生物別吃屈原的遺體;漸漸地,包粽子與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之一。
為保障民眾的食品安全與健康,中央政府自一0五年六月起推動「食安五環」政策,環保單位所把關的環結為第一環─「源頭控管」,是故宜蘭縣環保局持續加強查核食品工廠與化工原料行,藉由原料流向及管理,阻絕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流入食品產銷體系,降低食安風險並維護消費者食安權益,近年累積查核數量超過三百家次以上,查核結果皆符合規定。
縣環保局提醒縣民朋友,挑選粽子等節慶相關食材,請注意食材配料(如蝦米、香菇、金針等乾貨),避免選擇顏色過於鮮豔、未明確標示來源的食材,選擇包裝完整且有標示食品成分資訊的產品,在烹煮或食用前,將乾貨以清水或溫水沖洗浸泡三十分鐘以上,減少食品中的亞硫酸鹽含量;並請多注意飲食衛生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調理食品前後需洗淨雙手,以維護自身及親朋好友「食的安全」與「食的健康」。環保局同時提供化學添加物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