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攜手馬祖北竿鄉公所舉辦的「二0二三大坵暗空之夜─星漩」順利落幕,為期三天的星空音樂會報名熱烈、場場額滿,除了有璀璨的星空、世界級水準的表演團體,另一個吸睛的亮點是由海大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帶領學生搭建的裝置藝術「日月光屋」,透過光散發出色彩,展現馬祖的溫度和人文的彩色光,並與夜間照耀海空的綠光漁火形成明顯的對比。
大坵暗空之夜是全年度唯一開放夜間登大坵島的期間,民眾白天可以登島觀賞梅花鹿,夜間欣賞各種主題的表演活動,融合藝術、音樂、文化營造一個充滿美好意義的夜晚,也讓參與者能更深入理解和體驗馬祖的在地特色。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星漩」,以星空的璀璨和流動,寓意著人與自然的共融和共生。由台北正心箏樂團、大提琴家海大張正傑教授、呂冠葶鋼琴伴奏、翁若珮次女高音、以及曾經在馬管處服役的立方體藝術表演者小冰,帶領訪客認識暗空精神,感受「減光」的重要性,主動找回生活中的自然光。
「日月光屋」的設計各有代表馬祖的色彩與造型,黃色代表岩石,以方形色塊堆疊;藍色代表海與藍眼淚,以波紋捲繞呈現;綠色代表島嶼植被,以各式三角形重疊組成;藍與綠色代表島與天空的聯繫,以層層弧形像山巒與雲朵;較大的黃橙與粉色則象徵馬祖由枕戈待旦的時空轉向柔美有溫度的親人之島。
謝忠恆主任表示,作品以馬祖敦厚的石板屋造型為主結構,使用開放的形式於架構內部吊掛彩色塑膠片,藉由白天光線的穿透、重疊,形成透明且有色彩的各種調色,同時透過穿透的色彩反映至場域,形成室內與室外、框內與框外、人與自然環境的共鳴。夜間則有太陽能LED發電從屋內照耀,讓光屋形成巨大的彩色燈籠,也透過色彩的穿透,讓暗空活動的夜間,呈現斑斕神秘的光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