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曾麗燕三日指出,雨季來臨,道路品質將面臨嚴峻的考驗,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應強化鋪設道路的工法,讓每一條道路鋪平後,都能維持使用七至八年的水準,讓花費龐大預算的路平美意可以延續,也使市民能感受到施政的成果。
曾麗燕表示,根據工務局的報告指出,高雄市去年執行路平工作,比前年還要來得多,剛鋪設好的路面相當平整,但其壽命除受到交通流量的影響外,施工品質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工務局預估道路刨除後重鋪的使用年限是六至八年,但根據過去的經驗,往往一場大雨下來,三至六個月便坑坑洞洞,需要補強。
曾麗燕提到,上一屆經過韓國瑜市長市府團隊的努力,針對中山路及沿海路爭取七至八億元的經費,將這兩條道路刨鋪完工後,至今已有三年,路平的狀況非常良好。但小港區至今仍有許多道路狀況不佳。
她以北林路和中安路為例,兩年前剛刨鋪的路段已經開始損壞、龜裂,高鳳路幾乎每一屆地方選舉後都要重鋪一次,也只有三、四年的壽命。
曾議員直指,鋪路不能用消化預算的心態來執行,必須遵循正統的工法,道路的使用年限才有可能撐七、八年,延長使用壽命。她表示,市府若為了消化預算,隨便刨鋪,鋪設完成後二小時或半天便開放道路行駛,那麼往往只要下一場雨便會坑坑洞洞。
曾議員要求市府應該向中央多爭取經費,寧願多花一點錢,用正統的工法,真正把道路鋪設好、堅固平整,達到正常的使用壽命,讓民眾行駛能更舒適、安全,對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