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應九月「古蹟防災月」,新竹縣政府舉辦「文化資產防災演練與教育推廣」活動,選定歷史建築「芎林金玉豐精米所」為防災演練地點,透過演練實作增進管理單位、社區居民、民眾學員對文化資產日常管理維護、防災、減災與救災的知識與應變能力。
縣府表示,以「芎林金玉豐精米所」建築物為二層樓磚木混合構造,水礱間展現木工技藝與建築結合,為台灣少見保存完整的水礱間文化資產。
消防局說,考量文化資產特性的災中搶救,以及災後警消人員會同文化局針對文化資產實施應變措施及殘火處理的「公救」,透過一連串防災「自助」、「共助」及「公助」程序,強調跨域整合重要性,增進管理單位、社區居民、民眾學員對於文化資產的災害應變能力。
縣長楊文科表示,縣府自二0一二年起每年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文化資產防災與管理維護相關計畫補助,並推廣文化資產防護業務,透過管理單位以及關心文化資產的民眾參加與回饋,將持續推動精進防災及管理維護,保存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