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第29屆校慶特色活動 手造蒙皮舟下水儀式

下水儀式水中併船大合照。(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三艘來自東華二十一個學系、共計三十五位同學手工打造的「格稜蘭骨架蒙皮舟」,在溫志榮老師的引導與五十位師生的觀禮下,日前於東華校園美麗的東湖畔舉行下水儀式,成為東華第二十九屆校慶系列活動的亮點之一。

下水儀式中,溫志榮老師介紹源自格陵蘭、距今已有六千多年歷史的蒙皮舟,是人類史上最優秀的航行工具之一,奧運項目的K艇(卡雅克式艇)也來源於此;下水儀式中的擲瓶禮,在西方慣例由船長妻子於船頭敲碎香檳瓶,藉以祝福航行平安順利。

2學生駕駛手造舟暢遊東湖。(東華大學提供)

當天下水儀式徐輝明副校長、洄瀾學院陳復院長、通識中心黃琡雅主任、體育中心楊昌斌主任、社會參與中心顧瑜君主任、吳柏熹老師、王汶松老師等出席共襄盛舉,徐輝明副校長、陳復院長、顧瑜君主任代表東華「下水」與造舟班同學一同合照,駕駛著三艘手造舟暢遊湖面,享受校園水天一色的秋末美景。

人稱大沐老師的溫志榮,長期致力於推廣海洋與獨木舟教育,秉持著「不只是造舟也要航行、不是要造完美的獨木舟,而從不完美的舟製作過程,去完成完美的學習、相互幫助成就彼此。」的教學理念,散播海洋環境意識、帶領高關懷青少年從中學習合作、肯定自我,此次與東華大學合作「造舟裡的生命教育」通識特色課程,更以短短五十四小時的密集課程,指導來自二十一個學系的大二至大四同學,完成三艘格稜蘭骨架蒙皮舟的建造,融合藝術、自然和體驗學習,以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東華湖畔的新風景。

此次船首擲瓶禮的啟動,是東華首度舉辦手造舟下水儀式,為東華校園注入活力與祝福的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象徵著東華大學在建校三十年之際,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探索生命之旅的機會,也讓東華校園歷史中的景觀規劃理念得以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