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狩獵祭陸續登場 魏嘉彥盼傳統文化扎根傳承

花蓮市原住民部落狩獵祭登場,市長魏嘉彥與年輕族人一同學習狩獵技巧及獵具製作。(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原住民部落狩獵祭(捕鳥祭)陸續展開,繼二日由嘎尼按部落及達蘇達蘇湳部落率先登場後,市長魏嘉彥三日前往幾巴爾巴爾蘭部落,與年輕族人一同學習狩獵技巧及獵具製作,期盼藉由祭典的舉辦,將老祖先的傳統技藝及生存法則向下扎根。

市長魏嘉彥一抵達部落,就受到部落族人的熱烈歡迎,並在部落耆老的帶領下,聆聽阿美族狩獵祭的由來,以及學習傳統的狩獵技巧及陷阱獵具的製作。他表示,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狩獵行為已逐漸減少,但傳統技藝、文化及觀念仍應致力保存並傳承,市公所及市民代表會將持續支持原住民族各項祭典及活動的推展,未來也會依照各部落的需求,協助辦理各式研習課程,讓珍貴且獨特的原住民文化永續流傳。

狩獵祭的美味成果。(花蓮市公所提供)

南勢阿美族一年中有三大祭典,分別是捕魚祭、豐年祭,以及歲末年終登場的狩獵祭,族人藉著祭典團聚在一起,除了凝聚情感,也承襲古老的習俗及文化。耆老們相傳只要將害鳥捕光,明年部落將迎來大豐收,因此阿美族人每年在農耕秋收之時,部落間會組成農耕隊,集體外出狩獵數周,並舉辦狩獵祭感謝祖靈庇護,而陷阱的設置依照動物大小、習性設計,若抓到母鳥或幼鳥都必須野放,除了富含老祖先的智慧與經驗,也有對生態維護的規範,讓野生動物不致於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