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小提燈使用無電池光源 環保大突破

(燈師傅提供)

記者王誌成/新北報導

燈師傅指出,未來趨勢是統一使用TYPE-C插口,插入以上這些行動裝置,就能讓燈泡發亮,無需使用電池,這條線在正常使用下,三至五年不會壞,且可重複使用,無時間限制,是小提燈上一大突破。「燈師傅有限公司」二十一日表示,研發出「無電池光源/供電線」,是一條一端帶有TYPE-C插口的供電線,另一端是LED燈泡,使用上不限於「手機」、其他例如帶有蓄電功能之「行動電源、手電筒」等等都可使用。

台灣每年約使用二十三座「台北一0一大樓」高度的電池,電池含有對環境有害的汞、鎘、鉛等重金屬,因此節約使用電池,將對環境產生大大幫助。所以發明不用電池的小提燈,既營造節慶的喜悅氛圍,也對我們珍愛的地球多盡心力,也落實ESG永續環保。

根據「環保署」往年估算全國各地結合元宵節燈會活動,每年估計約發放超過一百二十萬盞的小提燈。以一盞提燈使用三顆鈕扣型電池,每顆電池約一公克計算,使用量大約達三點七九公噸;若換算三顆電池高度約一公分,每年約使用二十三座「台北一0一大樓」高度的電池。

燈籠原來的光源來自於傳統的蠟燭,基於安全理由,後來又演變成有「塑膠提把+內裝電池」的小提燈;因塑膠提把「塑料用料較多」所以在手提的部分,改為「紙製提把」,其中的電池也改為成較小的鈕扣型電池LED燈。

燈師傅指出,經過多年的研發,小提燈光源終於可以不用到電池。每年不但設計出各種生肖小提燈,在材質上也不斷改良,將環保議題視為企業使命;多年來經過一次次試驗,不斷研發下,終於設計出這款具專利的「無電池光源/供電線」

使用此款「無電池光源供電線」,以後小朋友提小提燈,將無須用到含電池之LED光源,此款「無電池光源/供電線」是直接取用手機內的電池即可供電。取電來自於手機、行動電源、手電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