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全台爆發ETF搶購潮,台灣超額儲蓄過多也引發關注。為此,央行十六日報告書中提到三解方,包含增強民間部門參與公共建設量能,引導民間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及財富管理業務,以及進行跨國併購、取得關鍵技術及戰略性資源,助廠商全球布局。
根據主計總處二月底最新預測,大幅上修今年超額儲蓄規模至新台幣三點八四兆元,高於去年十一月的預測值三點七兆元,且較一一二年的三點三一兆元增加不少,超額儲蓄率升至十五點四六%,為近三年高點。
央行十八日將赴立院財委會,針對「從ETF熱賣看政府如何健全投資管道引導民間游資,避免熱錢過度投入房市」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根據央行十六日出爐的書面報告,央行指出,台灣經常帳長期順差,超額儲蓄持續累積,使國內資金充足,而善用資金投入國內、外實體投資,是解決超額儲蓄過多的有效方法,進而可促進經濟平衡發展。
央行也在報告中提出解決超額儲蓄過多的三大方法。首先是增強民間部門參與公共建設量能,以提振民間投資,包含藉促參法二點0版加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並引導保險業龐大資金投入國內產業及重要建設。
其次是因應家庭儲蓄率高,央行指出,可引導民間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及財富管理業務,以提升金融產業生產力。央行解釋,隨人口高齡化,退休理財及財富傳承規畫需求增加,可善用信託,搭配稅務諮詢,提供財富管理方案。
第三則是因台灣資源有限,易受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限制而影響產出,應積極發展全球戰略,突破生產條件限制,善用超額儲蓄,把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契機,積極運用跨國併購,取得關鍵技術及戰略性資源,強化供應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