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去年十二月新北市國中生命案,引發外界關注校園暴力問題。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十八日進行「校園暴力事件之處置、少年犯回歸校園之輔導機制及前科紀錄是否塗銷」專案報告;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在評估曝險少年能否離開少觀所或矯正學校並回歸學校前,應邀請學校參與,教育部也會補助各縣市建置中介教育基地,來承接這些曝險少年。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質詢時表示,近期私校報名大爆滿,就是因為過去公校體制造成家長不信任,加上新課綱壓力和校安問題,讓家長和學生都想擠私校窄門;此外,柯志恩指出,根據教育部校安系統統計,一一二年高中以下的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約二點七萬件,平均每天發生約七十三件,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黑數,這些曝險少年回歸校園時需要更完整評估,是否適合回到學校或有其他地方安置。
潘文忠則回應,這些學生在離開少觀所或矯正學校前,少保官在調查或裁決過程一定要邀請學校參與,讓學校充分了解個案狀況,待這些學生回歸學校後,學校才知道如何處理;如果不適合回到學校,可以由中介教育基地來承接這些曝險少年;教育部已和縣市政府討論,預計三月底發布中介教育基地建置計畫,開放各地方政府申請,並請各縣市於五月前完成建置中介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