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石材科普常設展 盛大開幕

橫跨十家花蓮在地石材加工業者、二十家以上品牌藝術家,詮釋蛇紋石的各種面貌。(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推出睽違四年的石材科普常設展《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於五月十三日正式開幕。以花蓮「石況」、工廠「實況」為核心,透過圖文介紹、收藏展品,貫徹石材相關的科普知識與教育,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展出至明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大廳區同步展出由寧淨國際策展的《石事日常-蛇紋石與生活的一百個靈感》,雙展呈現花蓮石材產地的日常,探索石材產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展覽依循相關產業的發展脈絡,具體以「石礦科普知識」、「石礦開採與產業發展史」、「當代石材的生活應用」以及「民眾體驗互動學習」等四大面向,呈現石材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體驗石材自產地到日常應用的科普知識,深入了解花蓮的「石(實)況製造」。

本展以科普與教育為主軸,重新梳理花蓮石礦產業發展脈絡,首次將臺灣石礦的發展大事紀以時間軸搭配歷史照片呈現,自民國前、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近代的歷史,解構臺灣石礦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故事。並藉由實物展出和平白、和仁灰、蛇紋石、玫瑰石、豐田玉、臺灣墨玉等六種花蓮特有的石礦樣本,輔以文字說明,向民眾介紹各種石材的特性、用途及加工方式,讓民眾深入了解臺灣石材的多樣性與價值。同時,石資中心特別設計針對國中小學童的石礦學習單,從小紮根產業文化面知識,歡迎預約參觀導覽。

除了石礦本身之外,本次網羅花蓮超過十家在地加工廠,橫跨六0年製造歷史的產品,包含早期六0年代的大理石工藝品,如煙灰缸、胡椒罐等,到近代文創、設計風潮興起,結合新世代生活習慣的香氛、花器、醇酒玉等。

除了展示石材產業的發展外,本展規劃寓教於樂的親子互動體驗區,透過實際的操作與互動增添親子樂趣,啟發孩童五感體驗。大朋友小朋友可實際敲擊「石頭打擊樂」,也可以發揮創造力創作「石材骨牌」體驗,或是運用富含磁鐵礦的墨玉來做表情的「墨玉畢卡索」。

「祈願石」則為0四0三大地震後,特別規劃的祈福牆,每塊石材來自在地的花蓮工廠。邀請民眾寫下自己的願望,挑選專屬的祈願石,一同為花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