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館每週二修護文物 與民眾零距離展演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你看過文物修護的現場嗎?高雄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自五月起固定每週二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在典藏庫現場進行科技文物的修護展演,歡迎民眾一起置身其境,親歷科技博物館專業文修護的實境氛圍。

科工館每週二修護文物時段開放民眾參觀,圖為已修復的「鐵克納」與「賽恩絲」機器人。 (記者王正平攝)

科工館地下一樓的「開放式典藏庫」,今年起推出一系列的工作坊,譬如:近期配合時事的「幻震療癒—地震儀體驗坊」、配合館內正在好評展出的傳播科技特展延伸加碼等;另外,還有規劃中的早期縫紉機、各式科技文物的維護等,讓民眾可親身體驗以前的印刷職人、阿公、阿嬤是如何操作這些退役許久的科技產業機具文物。

館方指出,這些機具文物是需要定期保養維護的,因此館方的文物修護展演,有別於其它館所的形式,民眾不需要透過玻璃窗觀看,更可直接與修護人員進行對話與詢問,了解各種材質的文物保存維護觀念與做法的活動。

館方指出,首先安排推出的第一檔文物是代表著科工館開館初期的那一對伴隨大家一起成長的「鐵克納」與「賽恩絲」機器人,當時它們雙雙對對定時在大廳發聲歡迎大家,因為內部零件老舊,二0一八年後退役成為科工館的典藏文物,在休息六年後,經過維修同仁的努力,終可在五月跟大家見面了,只是他們已經沒辦法像以前那樣頻繁的工作,但又必須定期保養與維修,因此安排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二在開放式典藏庫的文物維護區進行修護展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五月起挑選任一個週二,規劃行程來科工館開放式典藏庫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