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消防局與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攜手合作舉辦「桃園市志工防救災觀摩活動」,邀集桃園市防災志工夥伴造訪基隆市碇祥里韌性社區,介紹基隆市防災工作的經驗與歷程。
碇祥里韌性社區於一一二年榮獲內政部韌性社區一星標章,中華科技大學洪志評教授在觀摩活動中以「認識碇祥里:一步一腳印,建立防災韌性!」為主題,詳細介紹碇祥里韌性社區啟蒙啟動的契機,以及公部門與輔導團隊的合作過程,分享碇祥里推動韌性社區的點點滴滴。
碇祥里里長馮瑞枝也邀請碇祥里的防災志工及防災士,分享碇祥里過去的防災故事,暖暖幸福華城志工也提供九十年納莉颱風遭遇土石流重創的經驗,當時,土石混雜泥漿灌入屋內,民眾徒步走到里民會堂、碇內國小、碇內國中進行避難,那次的災害也讓大家對於防災意識有了覺醒,當時還沒有韌性社區組織動員的概念,里內的資源及人力未能有效整合,一直到參與消防局防災士培訓及韌性社區的課程後,深刻體認到社區自主應變的重要性。

洪志評教授說,韌性社區及自主防災社區的成功關鍵,在於需要一群願意共同付出的居民,無論是防災或者是社福工作,要有人願意站出來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付出,他也鼓勵每位碇祥里韌性社區的鄉親,以及桃園市的志工夥伴,都能樂於當社區的防災「報馬仔」,遇有任何狀況可以主動通報聯繫即時應變。
消防局長游家懿表示,聯合國將「志工行動」與「經濟成長、環境保護、社會發展」列為永續的四大基石,志工對社區的服務,可以為社區帶來許多豐富的價值,他也感謝桃園市志工參訪基隆韌性社區,讓更多志工加入參與防災工作,一步一腳印,將有助於提升社區的防災韌性和自助互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