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菊食堂 黑白切小攤變名店

歸仁區「阿菊食堂」是地方人氣名店。(張耘書攝,市府觀旅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區的人氣餐廳「阿菊食堂」,以「黑白切」闖出名號,也是許多饕客到餐廳必點的菜。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出的「台南400─流動的盛宴─來辦桌」系列介紹,阿菊食堂最初從市場裡的小攤販起家,到承接外燴四處幫人辦桌,幾經思索與努力才有今日的外燴與餐廳平分秋色的精彩。

市府觀旅局指出,阿菊食堂原是歸仁媽廟村市場裡販售粉腸、炸肉丸、米血等配菜的小攤,陳秋菊(阿菊)自八、九歲起便跟著父親陳朝元做生意,父親沒有刻意教,她耳濡目染加上頗有天分,慢慢的也摸索出一番功夫。

隨著陳朝元年事漸高,阿菊接手家中生意,弟弟與先生也到攤子幫忙,阿菊擺攤顧生意之餘,還跟著附近的林姓廚子學藝,街坊知道她廚藝好,開始有人上門找她辦桌。阿菊經常分身辦桌,忙得不可開交,後來索性收起市場的攤子,與先生專注於外燴。

阿菊憑著一身好廚藝加上自早每天一、兩百斤粉腸灌製訓練出來的俐落身手,操辦宴席愈來愈有心得,她不但從容自如的辦好每一場宴席,更強調真材實料,逐漸在鄉間做出口碑,除了喜慶喪事的宴席外,也包辦附近大小宮廟例行性的神明誕辰與廟會宴席。

因為辦桌,阿菊收起了市場攤子,然而辦桌空檔期,閒不住的她,依舊幫上門的熟客製作粉腸,後來禁不起老顧客的的央求,她在自家掛起「阿菊餐飲」的招牌開起小店,外燴、店頭同時經營,也在有了辦桌的實務經驗後,增加餐食品項,店內的菜色愈來愈多樣。

舊雨新知的支持令阿菊的店生意好到應接不暇,一九九八年,她在庄頭附近買地蓋屋,由女兒張小婷規畫,開了「阿菊食堂」,以更寬敞明亮的空間提供顧客舒適的用餐環境,也作為宴客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