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小怪!兩岸颱風卅多個都譯名不同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34

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重新命名九個颱風,大陸中央氣象台六日指出,九個颱風中文譯名是經兩岸港澳相關單位協調而後確定,我方之中央氣象署指出,目前兩岸譯名不同的颱風達三十四個,我方對颱風的譯名確定後,也會知會大陸的氣象單位。

大陸方面公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吉隆坡會議重新命名的九個颱風中文音譯,包括浮蓮(Luc-Binh)、道璣(Tokei)、沙布爾(Sarbul)、阿穆丘(Amuyao)、古莎莉(Gosari)、青馬(Tsing-ma)、坡鹿(Ong-mang)、核桃(Hodu)和蜻蜓(Jamjari),但其中 Luc-Binh 我方譯為布袋蓮、Tokei則譯為時鐘。

中央氣象署指出,颱風命名共有一百四十個,分為五組,每組二十八個,在颱風生成後依序使用。目前兩岸譯名不同的颱風就達三十四個,以泰國命名的Atsani為例,大陸地區稱艾莎尼,我方則以意譯為閃電,而Chaba則被大陸譯為暹芭,我方則以意譯為芙蓉。

中央氣象署表示,我方確定譯名後也會透過窗口告知大陸氣象單位,但基本上兩岸對颱風的中文譯名大部分相同,至於部分之譯名之差異,雙方彼此尊重並不強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