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語算統戰?李遠:文化包容性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坊間「小鮮肉」、「閨蜜」、「接地氣」、「碰瓷」等中國用語因為兩岸交流成為台灣也熟悉的用語,立委六日質疑此否涉及統戰,文化部長李遠強調,從文化上他不認為是「統戰」,政治是一回事,但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融合,是很自然的事。

立法院教委會昨邀請文化部、教育部、客委會、原民會列席就「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成效總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詢問,國家語言的培養與發展,究竟是文化工作還是教育工作?李遠答詢表示,語言是一個自然的東西,推廣過程越自然越好,但不應用語言本身箝制思想,現在國家讓每個語言都能平等發展,在文化上是非常平衡健康的狀態。

洪孟楷進一步追問,如「小鮮肉」、「閨蜜」、「接地氣」、「碰瓷」等中國用語因為兩岸交流成為台灣也熟悉的用語,在網路上引發是否是「統戰」兩派論戰,部長怎麼看?

李遠說,文化是一個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所以包括你說新住民來台灣,他怎樣吃一條魚都會改變,然後因為兩岸開放後一些熟悉的語言來到台灣,不知不覺變成台灣的語言;政治是一回事,文化是一個包容性的,文化一定要用加法才會很豐富,台灣今天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的多元,經歷過不同的文化洗禮。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質詢指,「閩南語」是政權統治用法,為何教育部在書面文字中總是使用「閩南語」,要求教育部至少在非課綱之外的書面或舉辦活動時,應該正名為「台語」;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同意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