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於十三至十五日在義大利召開峰會。外界預期,會議關注焦點依然會放在如何因應中俄貿易對俄國侵烏的助長。路透社九日引述,不具名的美國官員及知情者說法,稱G7將對較小型的中國銀行發出新一輪的嚴厲警告,要求其停止幫助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各國仍在商討聲明的具體形式與內容。G7可能會針對中國的銀行發佈聲明,但應不會在峰會期間就對其採取立即的懲罰措施,美國迄今不願制裁中國主要銀行,因為制裁長期以來被視為「核選項」,可能在全球經濟和中美關係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
烏俄戰爭後中俄促進人民幣貿易,以求保護兩國經濟免受美國制裁。這讓企業轉向邊境的小銀行,並促使地下融資管道或加密貨幣交易;西方官員也擔心一些中國金融機構仍在經手軍民兩用的貨物。不過,中國主張中俄經貿往來是「正常的國家關係」、他國不應「抹黑」,美國指控毫無根據。
歐美質疑,俄國之所以在遭遇大規模西方制裁的情況下還能攻打烏克蘭,原因之一是中國繼續出口工具機、微電子等軍民兩用科技產品,讓俄國得以繼續生產武器。
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副國安顧問辛赫曾表示,預計G7領導人將把矛頭指向中國對俄羅斯的經濟支持,中國正日益成為俄羅斯戰爭機器的工廠,這顯然威脅到烏克蘭的生存,同時也漸漸威脅到歐洲安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跨大西洋安全,可以稱它為「獨裁國家的兵工廠」,
辛赫說,華盛頓及其合作夥伴準備利用制裁及更嚴格的出口管制來削弱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