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月薪擺脫負成長 3年首見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儘管物價上漲壓力仍在,但因薪資成長保有動能,主計總處十二日公布薪資統計,今年前四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雙雙正成長,為三年來首度正成長。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一至四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六千一百零五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三九,為近六年次高水準,總薪資也成長百分之三點六二,為六年來最大漲幅;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百分之零點一四,實質總薪資年增百分之一點三五,均是一一一年以來同期首見正成長。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隨內需服務業穩健、外需帶動廠商營運,拉抬整體薪資表現,今年前四月薪資增幅創近年高點,加上四月物價漲幅收斂,使得實質薪資擺脫負成長。

回顧近期薪資統計,近年台灣物價上漲壓力較大,通膨吃掉薪資漲幅,導致實質薪資持續落入負成長,而今年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收斂至百分之二以下,有助於實質薪資回到正成長。

不過,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五月物價指數漲幅再次擴大,達百分之二點二四,可能再次吃掉名目薪資增幅,對於實質薪資正成長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陳惠欣表示,這與物價、工作天數、廠商獲利帶動獎金發放情形等因素有關,將持續關注實質薪資是否能維持正成長。

另主計總處精進受僱員工統計,於受僱員工統計當中,新編列各場所單位的平均薪資狀況,結果顯示,台灣有百分之六十八受僱員工在平均月薪未達五萬元的職場工作。

主計總處說明,各行業薪資會有差異,其中住宿及餐飲業三萬四千七百一十一元、其他服務業(含美容美髮按摩等)三萬五千八百零九元、製造業四萬四千一百四十三元,製造業當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則達五萬五千二百四十六元,批發及零售業為四萬五千四百二十七元。

而四月製造業加班工時已連二月超過十六小時,成長動能穩定;而涵蓋半導體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更因受惠於人工智慧(AI)需求大爆發,加班工時更衝上二十四點四小時,創十四年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