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物聯網感測技術已邁入商業化及普及應用,環境部指出,為引導業者強化自主管理能力及推廣物聯網感測器應用,於本月十三日及十八日,分別於高雄市及台南市辦理「推廣事業自主智能管理廢(汙)水說明會」,讓業者了解安裝自主智能物聯網設備機制及效能,有效提升放流水水質,維護環境品質。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表示,過去業者違規情況主要分兩類,有明知違法卻心存僥倖故意者,也有因不熟悉環保法規而觸法的情況。環境管理署於十三日及十八日,分別於高雄市及台南市辦理「推廣事業自主智能管理廢(汙)水說明會」,邀集南部縣(市)電鍍業、金屬表面處理業者、相關公會及環保機關參加。透過專家學者介紹物聯網運作原理、感測技術應用於事業廢(汙)水處理、節能與節費的效益評估等,讓事業了解安裝自主智能物聯網設備後,可透過手機推播,即時發出預警訊息,提醒廢水處理單元與流程中的異常狀況,立即排除或進行改善,避免廢水汙染水體。
此外,會中也邀請裝設自主管理設備的業者代表現身說法,分享成功經驗,透過積極投入自主管理設備及汙染改善,讓客戶對於產線品質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