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議虛晃一招 綠實為罷免藍委測風向

記者康子仁∕特稿

在立法院人數位居劣勢的情況下,綠營堅持由行政院提出覆議案,除了擺明為民進黨政府昔日「狗屁倒灶」的破事護航之外,更重要的是,藉由覆議案過程,營造民眾對藍委的仇恨值,為罷免國民黨立委提前操兵,目標為奪回國會第一大黨的位子,等待民眾黨帶槍投票。

總統賴清德才上任一個月,許多人好奇,為何民進黨一改當家不鬧事的原則,還要號召支持者走上街頭。實際上,在失去立法院主導權之後,包括預算和法案都受制於人,無法如臂使指,行政部門的疏失,更會被放在陽光下徹底檢驗,面對兩年後的縣市長和四年後的總統大選,擁有聽證權和調查權的立委,只要能揪出不法,絕對讓綠營吃盡苦頭,成為左右選情的不定時炸彈。

正因這次國會改革茲事體大影響深遠,賦與立委聽證和調查權打中綠營痛處,也不再讓執政黨為所欲為,使民進黨政府感到芒刺在背,唯有奪回立法院掌控權,才能避免後患。

民進黨打著反對國會擴權和違憲的旗幟,號召年輕人走上街頭的青鳥行動,就是要為接下來打算推動的罷免國民黨立委事先暖身並且測風向,民進黨的一貫伎倆就是,透過側翼和媒體,把在野黨汙名化,營造罷免國民黨立委的正當性,

民進黨打的如意算盤就是,要藉由罷免奪回國會第一大黨的位子,一旦席次比國民黨多的情況下,將會徹底鬆動原本的藍白合作。白營內部對於黨團由黃國昌主導,原本就有不同意見,再加上不分區立委黃珊珊和陳昭姿被外界視為對民進黨較為友善,一旦民進黨成為國會最大黨,在「西瓜偎大邊」的效應下,屆時可能讓白營內部產生分歧,使民進黨出現可趁之機。

舉例來說,倘若國民黨有立委被罷免成功,隨即失去第一大黨的位子,藍營有意替財產被政府充公的救國團解套而提出的黨產條例修法,若民眾黨保持中立,或是採取分裂投票,民進黨在立法院和國民黨投票單獨對決時,將大大增加獲勝機率;藍營打算透過修法,讓軍公教持續減薪能夠止損,恐怕也會被民進黨反撲成功。

賴政府上台滿月,賴清德一上任的起手式,就是在五一七發動立法院暴力抗爭,更在表決失利之後提出覆議案,對在野黨下馬威,卻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讓政壇陷入紛擾不安的局面,也使賴清德動輒掛在嘴邊的「朝野和諧」、「朝野對話」成為笑話一場。